少年曾有感/双性忠犬受_王爷,您这书房里怎么连把戒尺都没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爷,您这书房里怎么连把戒尺都没有 (第1/2页)

    正值年节,官道上各府马车南来北往。永安郡王府的马车行在其中改道两次,终于一路驾进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门前一如既往的铁盔银甲,只在长枪上簪了簇红缨,并着府墙沿挂着的红灯笼一起,将年味浸到了丹霞街。

    闻江嫌他苛待下人:“过年了,你也不让他们做身新衣裳。”

    黎瑾瑜扶着人下了马车,依言点头,吩咐前来迎接的管家:“阖府上下,一人一套棉衣,是咱们永安郡王爷赏的。”

    永安郡王府连车夫都打扮得年画娃娃似的,黎瑾瑜投其所好,特意嘱咐道:“叫针线房支些喜庆样式的布料,做得鲜亮些。”

    闻江果然满意:“正该这样。母亲总说素色好看,可如今还在年节里呢,穿红着绿才能讨个吉祥气。”

    黎瑾瑜深以为然:“子清说得是。我瞧着听雨这身就很好,一会儿叫针线房的来画个样子,比照着做。”

    管家在黎瑾瑜跟前儿当差十余年,极有眼色,听得这等与往日大相庭径的吩咐也毫无异样,喜气洋洋地替众人谢了赏。

    黎瑾瑜向来不耐烦应酬人情,京中各府自然乖觉,够身份能被默许进门的也都早早抬了年礼来,递上礼单就告退,半点儿不叨扰。

    方才管家正带人在前院清点。几个黄梨木的箱笼大开,盛着各色软缎和金银锭珠,一旁还码着几个描金的匣子,想来里头的东西更金贵些。

    黎瑾瑜随手抓了一把散盛在盘中的金珠:“给外头的车夫和府兵分一分。刚去刑场绕了一圈,金器辟邪,叫他们拿着压压惊也好。”

    自有小厮应声去了。听雨一时脚快,跟着闻江进了府门,现在算不上是“外头的”,只好眼巴巴地看着。

    回府是为了看晋南寄来的信的,黎瑾瑜尚且悬着一丝心神,没心情故意逗人,也给听雨抓了一把打发了:“去玩罢。”

    闻江觉着他实在太散财了些,偏偏看着快将院子堆满的箱笼,又说不出什么来,只好暗叹一声“骄奢yin逸”,故意挑刺道:“王爷挨个赏了一遍,怎么就单落下我一个?”

    “这叫什么话。”

    黎瑾瑜失笑:“都是些寻常玩意,你既看得上眼,我叫人收拾了送到咱们府里去。”

    怎么就“咱们府”了。

    闻江才不接他的话,顺手摸了条碧玉串捻在手里,径自往书房走。

    晋南寄来的信被黎瑾瑜妥帖收在匣子里,连漆封都整个留着,只等实在僵住无法回转的局面里用来讨饶的。

    闻锦在信中倒是写得明白,可只说叫自己设法让闻江同意。黎瑾瑜只当是她要自己夹在当中做这个恶人——这等暗亏,黎瑾瑜自小就没吃过几次。

    可家事又毕竟与外头不同。

    峰回路转,黎瑾瑜甚至生出了几分劫后余生之感,将信封递给闻江时都有些恍然。

    “jiejie在信中写得清楚,我是不敢胡乱应承的。可细想几日,觉得这信上说得也可行。”

    黎瑾瑜格外谨慎,“自然了,你若觉着不好,咱们再想旁的法子。”

    闻江不置可否,只问他:“你也觉着可行?——jiejie同我提过两次,我也试着同母亲提过……没太敢提,但我约摸着母亲是决然不肯的。”

    “只是一班子伶人罢了,又不强求什么。”

    黎瑾瑜见他也并不是很反感,心里大约有了底,“自来京中宅院里,也多有养着戏子伶人,平日里听曲取乐的,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母亲若在后宅觉得无趣,有兴致了就叫他们扮上唱两折,这也没有什么不妥。”

    天大的事,倒叫他说得格外顺理成章了似的。

    闻江心里乱糟糟的,竟越想越觉着可行,可偏偏又清楚这事有多违背人伦。

    他烦躁得不愿多想,只想将窝在心头的火气先撒个痛快,冷哼一声:“少在这里粉饰太平。你倒能耐,私下里什么都跟jiejie商量好了,瞒得可严实——今儿告诉我做什么?索性瞒到底,一个字别叫我知道才好。”

    黎瑾瑜干笑:“我哪儿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