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 端阳初识(中) (第1/2页)
沈墨即抬眸,一位身着青绿长衫的少年人立于面前。对方摊开的掌心中,正是沈夙阳丢失的长命缕。 “多谢郎君。”他收起正要迈出的步伐,正身叉手行礼,恭敬道,“敢问足下是从何处拾得此物?” 东西既然找回,沈墨即松了口气,换上一贯的恣意笑容,真诚答谢对方。出于习惯,他开始细细打量那少年,目光坦荡自然。 相仿的年岁,此人与沈墨即装束大相径庭。天子膝下三皇子常以白玉冠束发,此番出宫也只是换了更简约的样式。而青衫少年只是用木簪挽起长发,其中半数则披散肩头随意垂落。他眉目恬然,倒属清逸温润之流。 对上面前人的目光,少年也回之宽柔一笑:“说来也巧,方才某亦在那处食肆中。二位离去后,博士于桌下拾到了这根长命缕,因掌柜的和店内伙计都忙,便托某前来归还。”他将右手上托,示意对方取回物件。 “原来如此。” 沈墨即伸手以四指捏起五色丝线,指尖不免触及少年掌心——几道浅伤纵横,连同薄茧覆于其上,与自己手上的位置差不离。沈墨即心下了然,此为习武之人,且同是使用刀剑。 他将长命缕重新为阿妹系上手腕,这一次多绕了几圈,并将绳结扯紧。随后起身,兄妹二人再度向青衫少年道了谢。 对方微微垂首,含笑道:“无妨,不过举手之劳。” 无需再言,三人就此别过。 巳时约过六刻,沈墨即终于带着阿妹自凤凰门踏入东宫。守在此处的小慎子神色紧张,一见两人就立刻叫身边的婢女把沈夙阳送回明福所。 “郎君与公主刚走一柱香的时间,皇后殿下身边大宫女便来了。”他压低声音禀报,快步跟随主子往内殿走去,“说是呼荣世子携使臣已经入宫,圣上召郎君去紫宸殿会见。” 沈墨即脚步一顿:“呼荣使臣不是还有二十日左右才会入京么?而且为何是皇后这边来请,不应是父皇吗?” 稍加思索他便明白,以皇帝的脾性习惯,应该会把两方会面放在午宴上才对。此举多半是李后对他们出宫有所察觉,派人前来试探。 小慎子答:“原本应一块前来的呼荣大王子中途归国,带走半数人马,脚程自然加快不少。入雍州后,又正遇上端阳贡品的货船,便得了个方便。咱家看到皇后的婢女时也奇怪,就推说郎君昨夜看书太晚,还未起身。” 随着两人步入里间,见沈墨即坐下,小慎子从另一侍人手中接过茶盏递给对方。 “不曾留宿驿站,也难怪无人往宫里递信。继续。”沈墨即点头,端起青瓷杯来。这与他的猜测相合。 “今日守内苑的两个小黄门拦着那位雪琴姑姑不让进,结果就一人挨了一个耳光。”小慎子摇头叹道,“咱家晚到半步,便见姑姑罚了他们掌嘴,理由是以下犯上。” 皇后身边的大婢女属正五品上,乃奴婢中最高的阶位。哪怕是崔慎也低她半级,又怎能是两个最低等小宦官可以违抗的。小慎子上前打了一番官腔,连劝阻带威胁,才打发走了雪琴。 端至嘴边的茶水还未沾湿唇瓣,沈墨即闻言滞了动作,将瓷杯往桌上重重一磕:“这两人现在如何?” “禀郎君,咱家已经找人替了班,让他们歇着了。” “嗯,做得不错。一人补偿两个月俸禄,再送点伤药过去。时间也差不多了,先更衣吧。”默默闭起眼再睁开,沈墨即神情恢复如常,敛起些微的怒意来。 小慎子点头称是,立刻去办了。 上明宫本就用作疗养避暑,此刻正是景致宜人,热闹非凡的时候。一边与众多臣子交流,沈墨即远远望向女眷之中的朝平公主。两人互相微微点头致意,他心中了然。擅自离宫一事是不会被捅到父皇面前的。 毕竟,现在的李后远没有与他们撕破脸的必要。 端阳赐宴只是为游戏赏乐,庆祝佳节,因此并无太多繁琐礼仪。待宫中家眷与群臣入席,圣上稍作场面话,宣了龙舟入水的仪式,就吩咐诸位随意享用便是。 虽为当朝嫡子,沈墨即毕竟也只有十四岁,还没有资格直接坐在皇帝下首。以长幼为序,他的左手边除了众多叔伯,还有大哥和二哥。 大皇子和王今年十七,生母静祥夫人出身士族,却因资质平平而不被看好。至于二皇子沈知皓情况则截然相反,虽幼时因母亲犯错而受牵连失宠,后来日渐展露才能,如今颇得圣上重视。他如今也只有十六,是为淮南王。 圣上的另一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