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文集_无人不冤(完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人不冤(完结) (第3/5页)

的一处竹林小筑。他幼时兴起,闹着要养竹熊,父亲无奈,挨着竹林给他造了一座小院。竹熊早被他捉弄跑了,他亦兴尽,便离开了这里。

    唐涪衣泪眼问他:“为什么?”

    她满心欢喜迎接唐泛则归来,却等来他终生不婚的自白,她自小就要嫁的人,忽然就不要她了。

    “七meimei,是我对不起你。”

    “一句话就想打发我吗?哥哥,你从前说过,会照顾我一辈子,还要带我去中原玩,难道都是骗我的吗?”

    唐泛则道:“就当是我骗你吧,七meimei,别等我了。”

    原来绝情的人,不止是杨延之。

    唐泛则住在竹林小筑,母亲来劝他,但唐泛则心志不改。

    1

    他等着父亲,他知道父亲会来。

    小时候他总爱赖着父亲,于是弟子们常能看到,冷淡寡言的年轻家主,身上挂着个顽皮的孩子,甚至骑到他头上去。

    偶见笑容的年轻家主已经老去了,慢慢模糊成和叔伯们同样的面孔。

    唐泛则很少下棋,他是个跳脱的性子,除非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难得能静下心来琢磨。

    家主落下一枚黑子,唐泛则略作思量,也下了一子。

    他们都没有说话,随着年龄增长,这对父子越来越相似,越来越沉默。

    “少主!你看这只崽——”

    唐翎抱着一只竹熊幼崽兴冲冲闯进来,见此情景顿时收敛。

    家主道:“我记得,你小时候也养过一只。”

    唐泛则道:“是,可惜它跑了。”

    1

    家主道:“不是跑了,是死了,没有父母照料,你又尽喂它乱七八糟的东西,它活不下来。”

    唐泛则道:“是这样吗?真是罪过。”

    家主道:“出去一趟,你竟变得这么心慈了?”

    唐泛则道:“……”

    家主道:“你莫忘了自己的身份。”

    唐泛则道:“要不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我不会回来。”

    家主道:“你不是小孩子了,该明白,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

    唐泛则道:“父亲,我一向敬重您,但只有这件事,我做不到。”

    家主看着唐泛则,这么年轻,这么骄傲,却再不复往日的神采飞扬。他的孩子,聪颖机变,张扬肆意,少有不可得之事。却原来,他的劫在这里。

    家主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1

    唐老太太来看他,睿智的眼睛里满怀忧虑。

    唐泛则作为继承人,家族倾力培养二十余年,他的性情,看似放浪,实则坚忍,他想要的东西,不计手段也要得到,从未见他如此心灰意冷。

    唐老太太道:“则儿,你可是遇到什么难事?或者,遇到什么人?”

    唐泛则道:“奶奶,我不瞒您,我遇上了一个人。”

    唐老太太道:“中原人?”

    唐泛则道:“是。”

    唐老太太道:“她在何处?只要她立誓,从此不离开唐门,唐门也并非不能接纳。”

    唐泛则道:“他——已经死了。”

    他的延枫,早和唐郢一起,死在了天山雪夜。

    杨延之成亲后,便和柳蕴回长歌门。

    1

    南诏之乱爆发,两人随即转入剑南道,一是为襄助宁王,二是为寻访解蛊之法。

    刚入黑河城,便有宁王的人接应,将他们请进宁王府邸。

    挚友重逢,自是欢喜。

    宁王笑道:“延之,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杨延之道:“什么好消息?”

    宁王道:“宫逊的下落找到了,他自知难逃中原势力的追捕,便躲进南诏,做了南诏王的走狗。”

    杨延之和柳蕴对视一眼,分外惊喜。

    原来杨延之和柳蕴成亲后,柳蕴体内的蛊毒暂时得到了压制,但也只略微消停两个月,近来又开始发作。每次发作,如被虫蚁啃食内里,疼痛欲死,更可恨者,竟致经脉渐渐僵化。

    柳蕴本是性情如火,如何能忍这等折磨?日日盼望找到宫逊,逼出解药,纵使不得,也要泄心头之恨。

    杨延之道:“明天我就去南诏,必要将他擒住。”

    1

    宁王道:“他现在南诏王座下,南诏王十分赏识,护卫甚严,你莫心急,听我细说。”

    杨延之道:“王爷的意思是?”

    宁王笑道:“延之,宫逊不过跳梁小丑,等到战事平定,我必定让南诏王献上此人。”

    杨延之沉吟片刻,说道:“南诏受我朝羁縻多年,汉化已深,此番举事来势汹汹,但是未必铁板一块。”

    宁王道:“正是如此,南诏六部本是各自为政,二十年前昆氏崛起,自称南诏王,其余五部未必心服。我来此就藩,杭氏、沫氏、浑耶氏就曾派人来见礼,延之通晓南诏语,又胸怀军国大略,正是最合适的人,你可愿助我?”

    杨延之道:“正有此意。”

    战事如荼,杨延之不多耽搁,与柳蕴说明内情后,便潜入南诏境内。

    南诏王忽然多了位座上宾,这位精通卜术的术士,自称方时雪,来自东海蓬莱,一路追寻龙脉来到西南之地。

    龙脉二字,向来最能挑动野心家的心弦。

    南诏王正广招天下英才,像方时雪这样通晓天文地理,甚至能寻龙勘脉的东海奇士,焉能不纳?

    1

    几番试探,确认方时雪虽有才略,却并无功力,便渐放开戒备,许他自由出入。

    方时雪勘察龙脉,暗中录山川地理为册。他卜卦极为灵验,时常料敌在先,南诏王越发信任。

    他作为南诏王尊崇的客卿,各部自然也不敢怠慢。

    据方时雪观察,南诏王积威极深,亦是积怨极深。此番叛乱至少有两部是被裹挟,便是南诏民间,亦是民怨沸腾。其势必不可久,或可一战而定。

    【懒得细写这些了,只想写唐歌的双人剧情】

    唐门上下都纳罕,向来坐不住的少主,竟然真的转性了,半年都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