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初见在粤菜馆 (第2/2页)
年插着口袋,愣了一下,那双眼睛很是茫然:“嬴政是谁?洛阳是谁?” 嬴洛震惊地瞪大眼睛:“嬴政就是秦始皇啊,洛阳在河南……我的出生地。” 青年甩甩辫子,满脸的茫然,像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 灯光一晃,她的思绪回到当前,青年修长的手指搭在一起,正深深地看着她。 “成舒。”青年说话了:“成功的成,舒适的舒,不是输赢的输。” 嬴洛被他逗乐了:“怎么会是输赢的输?你的名字很好听。” “麻麻一般。我想改成‘胜’,乘胜追击。”成舒说着不着边际的东西,起身似乎要帮她倒水,她连忙摆手:“同学,不用麻烦你。” “不麻烦。”成舒将她的碗筷全部拿到自己身前,大大小小的碗摞在一起,问服务生要了一个大的水盆,放碗筷进去,举着水瓶,从上往下倒茶水。 浅黄的茶水逐渐溢满白瓷餐具。他放下水瓶,将餐具洗涮一番,招呼服务生拿走水盆。 “这是什么仪式吗?”嬴洛看他温和腼腆,又不嫌自己烦,于是又笑着抛出问题。 成舒也不笑,垂下眼帘,一脸严肃:“外面碗筷不干净,要啷一下。” “哎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她正准备从包里拿纸巾出来,却发现青年也递给她一张,质地很好,看起来是牌子货。 嬴洛笑着接过来,放在手边,话锋一转:“我看你点了三杯奶茶,是还有人要来吗?” “我不知道他来不来。”成舒看看手机,打了几个字过去,打字的浅灰色的聊天界面似乎不是微信,也不是QQ,甚至连输入法都有点奇怪:“他在蓟外,大四了,很忙,好像在实习。” “实习?在哪里呀?我大一暑假本来想找实习,但专业不太行,没有合适的岗位。爸妈又非让我回去辅导弟弟功课……你朋友在蓟外学什么专业?”嬴洛来了兴趣:“那你呢?你有没有找过实习?” “不知道。他什么也不跟我说,一会儿他来了,你帮我问问。”成舒说话云里雾里,像在梦游:“我没考虑过实习,我有别的事要做。” “哈……你们真的是朋友吗?”嬴洛一直笑,上嘴唇笑得黏在牙齿上下不来,她赶紧喝了口水润润嘴皮:“古典学,你怎么想到学这个?你们是五年制课程吗?” “啊,我老爸老妈是基督徒……我大二那年遇到一点变故,gap了一年,随便啦,能毕业就好。”香港人手指在桌子上弹琴似的敲击,闭口不谈他的变故,显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第一次和香港人说话,嬴洛兴致勃勃:“原来是这样!古典学也很有趣。对……你喜欢吃柿子吗?现在正是吃柿子的季节。我老家的柿子特别好吃,又红又甜,冬天冻得凉凉的,像宝石一样,十块钱一大筐,蓟都的东西太贵了。” “你有没有来过陕西?算了,你来过陕西,也肯定没来过咸阳。来咸阳一定要看渭河呀。渭河特别漂亮,河水不深,但河面宽,冬天的时候,一河清澈的水流过白色的石头,还有野鸭和沙鸥……”嬴洛犹豫了一下,掏出屏幕碎了几条缝的小米手机,给他看渭河的照片。 成舒侧过头,辫梢随着点头的幅度轻扫桌子,笑了一下:“很美,我想去。” “炸云吞。”服务生端上六个炸馄饨,26元,6个馄饨。 嬴洛实打实有点崩溃:“这家店的菜都是这个份量吗?” 那可是26元,都能吃一碗羊rou泡馍了! 刚问出来,她就后悔了,她不想让眼前的人知道自己的窘迫。 爸爸前些年脑溢血,不能干重活儿,托舅舅的关系,当了小区白天看大门的保安。mama在商场卖男装,两人一月加起来不过七千多点。 她那花费日渐增大的弟弟和在农村务农的爷爷奶奶,未来需要的开支更是不可估量。 而她靠着奖学金和家教的收入,勉强过得像个人样。 “怎么了?”成舒歪头问:“不够可以再点,你先吃,我请你。” “真的?我吃饭很多,我妈老说我饿死鬼投胎,以后恐怕会被婆家赶出去。”她颇为风趣地调侃自己,心里却有点难受:“我还没谈过恋爱,我妈就急着给我找婆家。” “不理她,吃吧。”暖黄的灯影下,成舒拿了一双新筷子,夹起油亮的深橘黄脆皮,蘸了蘸果冻似的酱料,放到她碗里:“梅子酱。” 她受宠若惊地夹起来,入口即化不假,香酥松脆也不假——和美食节目里夸的一模一样。 “谢谢你向我介绍!”她吃到好东西,眼睛都笑弯了。 “试试港奶。”青年说:“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去年香港奶茶评选,得第一名的居然是麦当劳。” “真的吗?”她半信半疑,抿了一口港式奶茶,浓郁丝滑,奶味够重,和优乐美那种冲调的粉包简直是天壤之别。 干炒牛河也端上来,嬴洛一看是面食,咕咕叫的肚子松了口气,说:“原来你们香港人也吃面呀。” “粥,粉,面,饭,我们都吃。但这个不是面,是河粉。”成舒边盛河粉边向她介绍:“我老爸去世前,很爱带我去一家叫‘永香冰室’的餐厅吃鲜牛rou通粉,通粉是意大利面,跟河粉也不太一样,广东有很多粉。” 她吃了一惊,忙不迭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 “细佬。” 灯影摇曳,一个疲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说的又是她听不懂的香港方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