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 留宿 (第1/2页)
萧峰辨着方向望去,只见周围暮色已深,树影婆娑,哪里瞧得见半个人影? 萧峰将折扇拾起,心想:这阻我之人,莫非是爹爹?就如那日在聚贤庄救我一般。但转念一想,爹爹已在少林寺绝尘出家,自己曾长跪寺外请求相见也不能如愿,如今怎会轻易外出走动? 他站起身,抱拳朗声道:“是哪位高人朋友,请出来赐见。”话毕,只听得周围树枝在夜晚凉风下飒飒作响,却始终不见有人应答。 萧峰此刻心头悲怆,也无暇去深究到底是何人出手,只将那折扇收入怀中,又朝阿朱的墓碑深深的看了一眼,终于转过头,不再留恋,牵起马缰,大踏步朝远处走去。 过了许久,萧峰脚步声走的远了,这时树林深处远远的飘出一个人影,他来到阿朱墓前,芝兰玉树般的身影在月光下仿佛披了一层冷霜,他轻轻叹了口气:“世事无常,真想不到……” 自阿朱上少林寺后不见行踪,他和几位家臣也曾寻过一阵时日,但始终无其音讯,众人想着以复国大业为重,犯不着为一个小丫头再多废时间精力,便此作罢。 后来又听闻各种江湖流言,说萧峰孤身独闯聚贤庄便是为了一位叫阿朱的少女治病,再后来又听闻萧峰此人丧心病狂,不仅杀了义父义母和授业恩师,还毒手打死了妻子。慕容复对这些流言并不以为然,心想之前江湖到处传言姑苏慕容氏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杀了很多武林人士,这般没有真凭实据的事都能传的天花乱坠,区区流言,何足为信? 他刚才远远瞧见萧峰在坟前的言行举止,才知原来萧峰与阿朱之间确实颇有渊源,但见萧峰其悲痛欲绝之状,全然不似做伪,让他不仅想起了年幼时父亲突然离世,自己在棺木前的哀恸情景。 之后见萧峰似有自戕之状,慕容复惊讶之余,颇为震动,便以漫天花雨的手法,灌注内力将手中折扇飞速掷出,拦下了萧峰那一掌。 此番大理之行,他原本是想等段延庆擒了段正淳等人,自己与他合谋共举,结果被萧峰这一插手,段延庆自知不敌罢斗离去,自己所图也无从实现。 他心中失望之余,却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毕竟与段延庆谋事,原也绝非上策,其中曲折艰难也就罢了,更难保不会辱没慕容家族威名,其中利弊得失,他又怎会不知。 看着段延庆等人远去,他立在芦苇丛中,心下茫然,一时不知下一步该去往何处,遥遥听见萧峰说要去阿朱墓前,也不知怎的,竟鬼使神差般暗中跟了过来。 慕容复躬身朝坟前拜了三拜,脑海中突然浮现了十几年前阿朱阿碧初来燕子坞时的场景。 那时他还是个少年公子,父母尚在,管家牵了两个小女孩前来拜见,阿碧文静怕生,羞怯怯的叫了一声“少爷”便藏在了柱子后,阿朱活泼好动,笑吟吟的向自己讨糕点吃。 少年之时加上表妹语嫣,他们几人也曾有过一些温馨时日,到后来父母离世,他成为一家之主,为了复国在外奔波,与她们聚少离多,感情便淡了许多。 他成年后独挑家族大业,心肠逐渐变得冷硬,也不曾将谁过多的放在心上,只是如今在这旷野孤坟前,想到过往人事,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萧条悲悯之意。 慕容复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随即也转身离去。 他低着头走了半晌,不知何时,黑暗中一个高大的身影赫然出现在他面前。 “你来这里做什么?”萧峰盯着慕容复,语气低沉,听不出什么情绪。 原来萧峰离开后,见夜色渐深,赶路已是不便,他记得距此处不远似乎有一处竹屋,便想着去那里歇一晚,等到明日再赶路。 他凭记忆向竹屋所在之处寻去,忽然听见不远处似乎有马的声音,他循声过去,发现林中树上栓了一匹黑马。 那马似乎认出了萧峰,歪着脖子,斜眼打量来人,那模样甚是眼熟,可不正是慕容复的那匹犟马吗? 萧峰见了心中起疑,便不再赶路,而是隐身在不远处等着,不久果然看到了远处返来的慕容复。 慕容复一路远远落后,悄悄跟来,便是不想再与萧峰碰面,到了林中也是将马栓的甚远,没想到竟然还是遇见了对方。 “你来这里做什么?” 慕容复听萧峰语中带有审问之意,心中不快,便充耳不闻,懒得应声。 “你跟踪我?”萧峰又追问道。 慕容复看了萧峰一眼,回敬道:“这林子又不是南院大王府,你能来,我为何不能来?” 萧峰一怔,觉得这话似曾相识,想起自己白日里好像刚说过类似的话,不仅觉得又好笑又无奈,心想这人也忒小气。 慕容复不再理会萧峰,他快步走到自家马前,伸手去解马缰。 那马见了主人,刚才歪着的脖子突然间便顺直了,它蹭着慕容复衣袖,神态间甚是依恋,慕容复也自宽大的袖子中伸出手,在它脖颈后轻轻抚了几下。 萧峰见慕容复抚在马背上的手在月光辉映下白如冷玉,实是不像习武之人的手,不由得向他面上望去,见他抚摸爱马时,眉头轻舒,俊目微敛,脸上出现了罕见的温柔神色,这模样竟颇为动人。 萧峰觉得心中似乎暖了几分:“你……也是来瞧阿朱的罢?”萧峰叹道,他这才想起眼前这位是阿朱敬爱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