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邂逅 (第1/2页)
时间线大概在西夏招亲事件结束后。 残阳,古道。 萧峰此刻骑着快马,一阵疾驰。他自辽国重返中原是为救阿紫而来,而今阿紫留在灵鹫宫,由虚竹医治双眼。二弟虚竹一身的通天本领,为人又仁慈敦厚,阿紫经由他照料,萧峰心头也是一片宽怀。 他离开中原后,却不急着返回辽国,而是策马来到大理边界,想着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便决定去小镜湖畔,到阿朱墓前看看。 他□□骑的是千里良驹,在这荒无人迹的滩地上驰骋起来随心所欲。耳边疾风如刀,自有一番豪意,只是想到阿朱,不免心头一阵黯然。 随着他纵马疾走,眼前风景不断切换,渐渐出现了一片高约数尺的芦苇丛。丛草延绵一片,在秋风拂照下翻翻滚滚,层层荡开。 萧峰已赶路数日,虽然他精力旺盛远胜常人,此刻也微微泛起一丝乏意,于是翻身下马,决定休息一阵再赶路。他牵着马,信步走进这芦苇丛中,只想席地一歇。 又是一阵风吹过,面前数尺高的芦苇丛被刮的一片倾倒。 萧峰随意朝前望去,却发现远处的荒草地里似乎有一个人影,定睛细看,只见那人宽袍阔袖,窄腰一束,背对着萧峰方向,在芦苇丛中席地而坐,身畔还有一匹黑马正在俯身吃草。那人单手举着一小坛酒,正仰头喝下,他背上长发随风摆动,如同锦缎一般,喝酒的动作不停,仿佛未觉察到背后来人。 萧峰在这古道上赶了几天路,不曾见过几个活人,此刻在这荒芜空旷之地陡然见了一人,不由得心生亲近之意,又见他仰头喝酒的姿态何等肆意潇洒,残阳辉映下仿佛画中仙人,更是心生好感。 萧峰所牵的马儿此刻也是低着头静静吃草,未发出过多声响,仿佛万物有灵,不忍打扰这一片静谧画面。 萧峰远远望着,见那人喝的豪迈,自己也激起了酒瘾,只觉舌底生津,便自马背上取下沉甸甸的酒囊,放轻脚步,朝那人背影一步步走去。 萧峰心想:这是哪位江湖名士,此人孤身丛中饮酒,这等逸趣豪情,那必是性情中人了,而且他直接就着坛子喝,想来酒量也是极好的,我去和他共饮一番,岂不快哉? 这样想着,萧峰便加快了脚步。 慕容复一边在丛中饮酒,一边在心里计算着时辰。 他此前听闻段延庆等几位恶人要在大理边境伏击段正淳一行人,他得了这消息,便快马加鞭,赶到此地想一探究竟。倘若段延庆当真得手,自己不妨和他合作一番。 他自少室山上先是败于段誉的六脉神剑,而后又被素来齐名的萧峰提起掷地,只觉颜面扫地,在中原武林声威尽失,以后想要拉拢中原武林人士共谋复国大业,那便是千难万难。 少室山一役后,他和几位家臣商议之下,决定谋求王室力量来襄助复国。西夏招亲是个极好的机遇,他心头虽有几分犹豫,但在几位家臣的坚决劝导下,最终痛下决心,为此不惜割舍了对自己情根深种的表妹语嫣。 不料西夏之行也是竹篮打水,到头来一无所获。看着素来追随在自己身畔的表妹而今伴在段誉身边,纵然他自认对表妹并无多少深情,也不免心头一阵酸楚。慕容复只觉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便是不容回头的了。 而后,他偶然得知了段延庆和大理王室的诸多纠葛,便想着趁虚而入谋得大事。只是和段延庆这等天下第一大恶人共事,无异于与虎谋皮,其中违心受辱之事,想来必不可免。 当真要走到这一步了吗?他想起少室山上父亲对自己说的话:“古来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想到此处,只觉为了复国大业,个人颜面又算得了什么? 他平日担着复国重任,极为自律克制,少有沾酒而且酒量颇浅,即便是饮酒,也是和那些公子少爷一般,优雅的端着酒杯浅尝斟酌,像今日这般直接拿着坛子喝酒,却是生平头一遭。 慕容复又是一口酒下肚,仿佛决心又深了几分。这时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豪迈的声音:“这位兄台,我看你喝的尽兴,相遇既是有缘,不如你我共饮如何?” 慕容复一听这声音,只觉甚为耳熟,略为思索,便知是何人。他转身一望,只见离自己丈许之地,赫然站着一位高大汉子,那汉子身形雄壮,目如闪电,盼顾生威,不是萧峰又是谁? “是你……”萧峰见那人回过身来,却是颇为惊讶,这丛中饮酒之人,竟然是慕容复。他虽与南慕容齐名多年,之前对他神交已久,心怀倾慕,却是在少室山上才有了初次见面,那日慕容复穿着白衣蓝衫,一副江南公子打扮,而今不过是换了一身衣服,自己怎生认不出他的背影了? 只因他心中自少室山一战之后,对慕容复的为人颇为不耻。在萧峰眼中看来,三弟段誉对他手下留情,而慕容复却反下杀手,这岂是英雄好汉的行径?而后又得知慕容博就是害死自己生母的罪魁祸首,因此便对慕容复更为恼恨了。 他心知一人做事一人当,当年带头大哥玄慈方丈率领中原武林围攻他父母,而后玄慈受律杖后自绝筋脉于少林寺,萧峰心中对玄慈之子,自己的结义二弟虚竹并无一丝一豪迁怒。但萧峰因为慕容复对三弟痛下杀手,心头不喜,又觉得慕容博只是绝尘出家,业报未免太轻了些,便将对慕容博之愤,不由得迁怒到慕容复几分。 适才他见了这人举坛饮酒的潇洒豪态,虽然只是远远瞧见背影,便已心生好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