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燕离巢(11)(2800+) (第2/2页)
怒火还是yu火。 薛振对权三喝道:“备车!我要出门!” 他真怕他再待在这个家,会忍不住冲到母亲的佛堂,对燕娘霸王y上弓。 燕娘X子贞烈,外柔内刚,哪里受得了那样的手段? 倘若她一时气不过,跟进府那日似的寻了短见,他闹个J飞蛋打,有什么意思? 权三愣了愣,连忙爬起来备车。 不多时,薛振坐进马车,冒着越来越大的雨势,前往凉州城最大的花楼。 他听说这家花楼新买了两个清倌人,都是书香门第出身,识文断字,气质脱俗,因着父辈获罪,这才沦落到烟花之地。 薛振进了雅间,把厚厚一叠银票拍在桌上,使鸨母叫那两个清倌出来唱曲儿。 他自斟自饮,连喝了七八杯,心中的怒气不减反增。 须臾,两个妙龄nV子穿着一模一样的素净衣裙,一个抱着琵琶,一个拿着玉笛,轻移莲步,出来见客。 薛振挑剔地打量着她们,一会儿嫌这个眼角有痣,面相悲苦,一会儿嫌那个身形丰满,没有韵味。 总之,她们从上到下,哪一点都不如燕娘。 就连她们弹的曲子也不够风雅。 他偶然间听燕娘弹过半支琴曲,如同高山流水,余音缭绕,令人念念不忘。 薛振颇觉扫兴,把剩下的酒喝完,起身就走。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 此时已是深夜,坊间还十分热闹,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薛振喝得大醉,由权三搀扶着登上马车,道:“回家。” 权三答应一声,招呼车夫驾得稳当些。 他们还没走多远,就被一个书生模样的男人拦住。 那人竟是燕娘的相公邓君宜。 邓君宜赔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方才填上窟窿,受尽街坊邻居的耻笑。 他羞于出门,又想早点儿把燕娘接回去,因此老老实实地在家里读了一个多月的书,再也没有去过赌坊。 今日是端午节,他有心给燕娘送点儿东西,聊寄相思。 他到薛府打听了一番,得知薛振去了花楼,便一路追过来,大着胆子拦住薛振的马车。 邓君宜站在马车前,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 过了好半晌,车里才传来声音:“既是给燕娘的东西,怎么不让下人直接送进后宅?” 邓君宜老老实实地道:“燕娘既已典给了大人,我便不好再跟她私相授受,还是请大人转交更妥当些。” “再说……再说,我还想当面问问大人,她这段日子过得好不好。” 薛振道:“把东西递进来吧。” 邓君宜连忙把手里的包袱交给权三。 权三递进马车,薛振掂了掂重量,问:“这里头装的什么?” 邓君宜道:“大人无需多心,不过是一封问候的书信、两只蜜枣馅的粽子和一罐腌渍的青梅,燕娘Ai吃这个。” 薛振道:“知道了,我今晚就转交给她。” 邓君宜既感念他的宽和,又因“今晚”二字而生出许多酸楚。 他拱手道:“多谢大人。” 薛振掀起车帘,抛出一只金灿灿的元宝,道:“如今身份有别,我不方便安排你们见面。不过,燕娘在我那里过得很好,你不用担心。” “你拿着这个,买几只J鸭,补一补身子,再添两件新衣。” 邓君宜接住金元宝,不由得感激涕零。 他把薛振当做这世上第一热心肠的大善人,深深地行了个礼,道:“请大人替我告诉燕娘,我肯定会努力读书,早日考中秀才,考中举人,早日接她回家!请大人替我多多照顾燕娘!” 薛振摆了摆手,和和气气地道:“天sE不早了,快回家吧。” 马车继续往前行驶。 薛振的脸上没有一点儿笑意。 他解开包袱,拿起书信,只觉信上的黑字格外刺眼。 薛振移去灯罩,将信纸对准火苗,看着一个个问候的字眼被火舌吞噬。 接着,他剥掉深绿sE的粽叶,把两只粽子挨个塞入口中,吞进喉咙。 粽子的个头不小,糯米非常扎实,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肚子里,像两块石头。 薛振晃动着罐子里的青梅,觉得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是糟心透顶。 他是不肯吃亏的X子,只停了片刻,便推开车窗,对权三道:“你去杜仲那里走一趟,让他再替我办两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