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_[清穿]三朝太妃 第1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穿]三朝太妃 第127节 (第2/2页)

檀雅和柔太妃挨着,也不让人伺候柔太妃用膳,就让她自己随意地吃,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完后,便教姐弟俩早些回去休息。

    檀雅发现,只要她不脱离柔太妃的视线,柔太妃就十分宁和平静,若檀雅不在她眼前,她就回焦躁不安,一动不动地待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如此,檀雅便让人将柔太妃的寝具搬到她屋里,两个人一块儿睡。

    第二日塔娜和阿古达木离开前来请辞,柔太妃也没太大反应,随便他们走,两个孩子还怪失落的。

    他们姐弟进宫后,檀雅便没再打听,专心地照看柔太妃,每日早上带她遛弯儿,中午带她遛弯儿,晚上再遛一次,乖巧极了。

    檀雅还趁着柔太妃脑子不清楚时抓紧笑话她,“平素口是心非,如今生病了,身心可算是都诚实了吧?”

    闻柳忍笑,“万一柔太妃娘娘病好了,您还是这么促狭惹她不高兴,还得是您先低头赔礼。”

    檀雅给柔太妃理了一下鬓发,笑道:“能好,低头赔礼我也是愿意的。”

    柔太妃也学着她的样子,给她整理头发,本来在耳后服服帖帖的头发,被她揪出来再挽到耳后。

    她现在脑筋直,想法异于常人,就这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地扯出来塞回去,也不知道厌烦。檀雅就立在原处,随她玩儿。

    她们每日都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她忽然蹲在地上开始看蚂蚁,或者被天上的云吸引了注意力,一动不动能待很久,她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檀雅都陪着她,哪怕外头下雨,柔太妃想出去看,也都陪着她。

    “娘娘,奴婢们为您和柔太妃娘娘撑伞。”

    “不用,我自己来吧。”檀雅拿起一把比正常尺寸大许多的油纸伞,撑开,另一只手牵着柔太妃的手,踏进雨中,“苏jiejie,咱们走慢些。”

    闻柳另外撑起一把伞,跟在后头走了一段,方才道:“娘娘,奴婢去接定太妃娘娘。”

    檀雅颔首,“去吧,我们就在湖边的亭子里,到时将定太妃娘娘引到那儿去。”

    “是。”

    檀雅带着柔太妃,一路慢慢悠悠地走到亭中,她收伞,柔太妃便站在亭下望亭檐雨落,然后檀雅坐在亭中,住着下巴看柔太妃。

    定太妃八十多岁了,坐着轿子一路过来,轿子停在亭中,她一掀开轿帘,便看见两人一立一坐,好不和谐。

    檀雅起身,微微躬身,“您来了。”

    定太妃扶着嬷嬷的手,一级一级地踏上石阶,眼神疼爱地看着柔太妃,“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雨依旧淅淅沥沥,柔太妃神往何处,只她一人知道,而定太妃进入亭中之后,便与檀雅对坐,一同温柔地注视着她。

    “娘娘,您说苏jiejie在想什么?”

    “想什么不要紧,我能看出来,她如今十分安宁,这便足够了。”定太妃拍拍她的手,“你千万莫要自责,都是命,不是你的错。”

    檀雅眼睛一酸,声音哽咽,“苏jiejie可能早就生病了,只是我们都没发现。”

    柔太妃感觉到,回过头,似乎有些担忧,可又不知该如何做,手足无措。

    定太妃忙安抚她:“没事儿,快来坐一会儿,累了吧?”

    檀雅连忙擦拭掉眼角的泪,笑道:“是啊,苏jiejie,坐下看吧。”

    柔太妃走过去,坐在两人中间,试探地将手伸进檀雅的手心,顿了顿,又将另一只手伸进定太妃手心里。

    檀雅和定太妃对视,随后握紧她的手,“好,一起看。”

    三人的手垂在桌下,先是檀雅轻轻地晃动,随后柔太妃握着定太妃的手晃动,越晃幅度越大,带着欢快的节奏。

    风来,似乎还有另一人轻柔地抚摸,这一刻,至终结,爱的人永远不会离开……

    第155章

    漠西蒙古大旱,荣城处于旱地中心,受旱灾影响,缺水以及对今年冬天缺粮的担忧,额乐自先后送走母亲、儿女、吉兰母子之后,日日都在为荣城以及戍边的将士们顺利度过这个冬天而奔波。

    塔娜带着弟弟阿古达木进京,除了护送柔太妃,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想要用荣城的特产跟大清换粮,送回荣城去。

    以荣城的紧要,且荣乐长公主身份特殊,乾隆和大清自然不能眼看着荣城受灾,直接从粮库中拨粮草给守境的士兵们,又额外捐赠一批粮食给荣城的百姓们。

    这些粮食,能供荣城及周边百姓吃三个月左右,可蒙古有漫长的冬天,荣城粮仓现在虽还未开仓,也挨不了多久,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粮食。

    塔娜面圣陈情后,便请示皇上后住进蒙古在京城内的驿馆,开始着手跟大清粮商采购粮食,用的便是护送柔太妃时带过来的第一批金银特产。

    胤祜亲自出面,替她联系江南粮商,使粮商们不敢哄抬价格,而后售出买进,全都是塔娜带着荣城来的部下一同处理。

    她小小年纪,初时担当大任,与那些商人接触,便是得舅舅胤祜相护,依旧难免有不周全之处,但她时时刻刻在学习,进步飞速,很快荣城少城主之名便在京城流传开来,人们皆言“少城主肖其母,年少便如此不凡,长大必定大有作为”。

    这时仍然有人因其女子之身言语尖刻,但塔娜成为少城主后,额乐教给她的第一课便是:女儿身,凌云志,从来都不是背道而驰,她终有一天会接替额娘,带给荣城新的希望和荣耀。

    世人偏颇的言论,只会促使她奋勇向上,不足以让她怀疑自己。

    正是这样的坚韧和倔强,教年仅十一岁的少城主塔娜在京城大放异彩,及至入冬后,西准噶尔部再次发起战事,荣乐长公主率军御敌,乾隆下旨,派大清将士以及蒙古各部前往支援,荣乐长公主为主将,统帅全军。

    一时间,满京城皆在谈论这场战事和荣乐长公主,其中有多少质疑不屑且不提,京城乃至各地多有崇拜敬仰荣乐长公主的女子,见不着荣乐长公主,她的女儿少城主塔娜,便成了女子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姑娘们不管心里如何想,哪怕只是为了显得合群,也要有一身干练的骑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