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大2(他用红绸蒙住眼睛:这样...) (第2/3页)
静,平静地告诉她:“在我回来之前,你身边可能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你都不用在意。你只需要记住,我是一个守礼的人,我今日既然唐突了你,等你长大,我就一定会回来娶你为妻。” 八岁的俞秀傻乎乎地点头。 等她真正地长大了,她才明白,陈伯宗的那个吻没有半点男女之情的意思,它更像一个承诺,他早知道两家的门第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知道村民们会羡慕她家也会嫉妒她家,嫉妒起来就肯定会故意说一些陈家会不会悔亲的话,亦或是阴阳怪气她命好,用父亲的跛脚换了一门好亲。 俞秀一直都没有忘记陈伯宗给她的承诺,可越大,她就越明白两家的差距。 如果他一直都留在陵州,她或许还不会那么担心,可他去京城了,随着陈伯父的官越做越大,他的身份也越来越尊贵,京城那么多官家小姐,他会不会喜欢上别人?会不会想要悔婚,只是因为陈伯父与父亲的娃娃亲婚约才求而不得,然后在心里对她生出埋怨? “休息一会儿吧。” 窗外的声音突然打断了新娘子的千头万绪。 花轿缓缓落稳在地。 俞秀听见陈孝宗带走了陈敬宗,说是去旁边坐坐,轿夫们好像也走开了,但也没有离得太远,她还是能听见一些声音的。 陈伯宗呢? 俞秀刚这么想,大红色的花轿帘子外,就传来了他的问话:“渴不渴?里面有水吗?” 俞秀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慌不择言道:“有,有水,我不渴。” 其实她渴的,只是要坐一下午的花轿,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尽量不要喝水,实在不行再稍微抿一口,免得半路憋不住,闹笑话,周围都是男人,她总不能跑出去找个地方。 “一直坐着,要不要下来走走?” 俞秀摇头:“不用,我没事。” 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可能有点硬邦邦,俞秀小声补充道:“你呢,吃席时真的没醉吗?” “还要多谢岳父岳母照顾。” 俞秀莫名脸热。 “凤冠很重,你先取下来,快到了我会提醒你戴上。” “嗯。” 俞秀嘴上应着,却是不敢动,怕不小心弄乱发髻。 没想到安静片刻,他问:“已经取下来了?我没有听见声音。” 俞秀:…… “若是不方便,我可以帮你。” 俞秀脸色涨红,那么多人瞧着,哪能让他进来?误会怎么办? 他的耳朵又那么灵,俞秀不敢耽搁,双手探进盖头,小心翼翼地将凤冠与盖头连着取下。 重重的凤冠是陈家送过来的,上面满是金银珠宝,过程中果然发出一些碎响。 俞秀刚松口气,他又开口了:“路远,辛苦你了,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我就跟在旁边。” “嗯。” 这场让俞秀提心吊胆的谈话终于结束了。 重新出发后,俞秀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想偷偷地看他一眼,看看他长什么样了。 不戴凤冠果然方便了很多,俞秀悄悄凑到左边的轿窗旁。 窗户小小的一块儿,俞秀很慢很慢地卷起一条缝隙,然后就只能看到半截马身。她不得不再卷一点,这时新郎官的后背进入了视线,坐姿端正,一看就是修长的身形。俞秀屏气凝神,再卷一点,这回,她终于看到了新郎官的侧脸。十九岁的陈伯宗,面如冠玉,鼻梁挺拔。 俞秀没敢多看。 当帘子恢复如常,陈伯宗才朝这边看了一眼。 夜幕降临,陈家这边从黄昏开始吃起的喜宴终于散了。 陈伯宗还想帮母亲盯着院子里的下人们收拾东西,孙氏嫌弃道:“赶紧去陪阿秀,这里用不上你。” 陈衍宗:“就是,大哥别让大嫂久等。” 这话若是从陈孝宗口中说出来,会有nongnong的调侃之意,可陈衍宗说,便真的只是不想大哥怠慢了大嫂。 陈孝宗暧昧一笑。 陈敬宗对花烛夜的事情还不太懂,不懂三哥再贼笑什么。 在家人的催促下,陈伯宗只好先回了观鹤堂。 那是为了他成亲,祖母、二叔特意为他盖的新房,轮到二弟三弟四弟的时候,也会一座座的院子盖起来,象征着陈家人丁兴旺。 俞秀不说话。 1 可两人却都没动。 可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底线,乖顺如俞秀,也会在陈伯宗太过分的时候想要逃离。 握着她的手便是一紧,答案依旧简洁:“一样好看。” 他捧着她的脸,重新亲了上来。 俞秀怕他扯下腰带,怕再次对上他那双叫她紧张的眼,慌乱地道。 俞秀羞得无地自容,又无法叫他住手。 俞秀没有回答,也没有再躲。 陈伯宗停下来,等着她。 他看得出妻子的窘迫,亦明白她这般的缘由,又哪里会介意? 清冷稳重的阁老家的大公子,保持了很久的温和克制,直到遍寻她的盘扣而不得,才终于泄露出几分急切。 1 俞秀这才想起,他看不见她的怨。 就这么一口,她还担心他会不会疼,会不会凶她。 可这个举动充满了照顾她的温柔,再加上避开了他的眼睛,俞秀确实放松很多。 陈伯宗:“不清楚,不曾留意,一直在读书。” 丫鬟见大公子来了,忙去里面递消息。 陈伯宗见她被定住了似的,走过来,握住她右手。 陈伯宗的确解开了红绸的腰带,却没有再脱别的,他只是坐在那里,抬手将腰带覆于眼上,并在脑后打了一个结,低声道:“这样,你可敢看我?” 也就是说,俞秀只能选一样。 “那为何如此?” 陈伯宗亦是如此。 1 然后,余光就瞥见他在解腰带了。 “我不敢看你。”察觉他手指微微收紧,像是在催她回答,俞秀别开脸道。 放在大户人家,这样会显得很小家子气,可陈伯宗长在乡野,纵使自幼读书长了见识,纵使父亲官职越来越高他也在京城开了眼界,陈伯宗始终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陈家是布衣出身,无论他有没有功名,他与镇上的街坊、乡下的百姓都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他走上了一条与大多数百姓不一样的路而已。 这么快的吗?话都没说上两句? 该叫他取下绸带吗?取了,刚刚的委屈岂不是白受了,他还要再看一遍? 俞秀最后看眼他的脸,羞涩地闭上眼睛。 陈伯宗:“你若无话问我,那便睡吧。” 就在她猜测他会不会追问原因时,他竟然松开了手。 陈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