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_【丕植】见月明11-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丕植】见月明11-15 (第4/5页)

 曹丕心知自己语气过于苛责,叹了口气,缓了缓情绪道:“诸王侯加封进爵已是最公允的解决方式,朕不认为他们会有什么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当初遣去就国,可也不是大把的人不想去,最后不也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去了封地?

    贾诩道:“臣等并非觉得陛下有失公允,只是凡事都要依律而行,陛下不妨参考下司马侍中的意见,先让安乡侯就国,等修改律法后再任命也不迟。”

    你怎么知道不迟?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曹丕根本不想搭理他,只是道:“如果二位大人执意修改律法,朕不反对,不过这回就先这么办吧。”

    他回身走道轮椅后,扶住把手:“天寒地冻,二位大人年事已高,还是尽早回到室内为好。”

    说完便推着轮椅走了,再不去看一眼那两个风中凌乱的朝中重臣。

    曹丕以为曹植会问些什么,却没想到他一路沉默,眼看快到花园,曹丕终于开口道:“子建不想问吗?”

    倒不是他沉不住气,只是很多事如果不抓住机会说开,只怕会变成一根刺,在心里越扎越深,再难拔出来。

    1

    片刻沉默后,他听到轮椅上的人发出一声轻轻的笑:“问什么……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臣弟都会遵旨……”

    笑声里带着没有被完全掩盖的凄凉,曹丕顾不上继续前行,松开把手将轮椅整个转向自己,就看见曹植又是一副漠然的样子。

    他蹲下身子直视曹植的眼睛,不,与其说是漠然,不如说是无奈,失望。

    曹丕去握对方的手,因为在外面呆的时间久了,铜炉已经逐渐凉了下去,那双手现下已经变得微凉,他将双手包起来搓了搓问:“什么叫‘无论我做什么决定’……”

    曹植这次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只是眼神发直,虽然视线放在曹丕身上,然而却不知是在透过眼前的人看些什么,良久才笑着回答:“安乡侯……或是别的什么,陛下,您想臣弟去哪里,都可以。”

    那个未达眼底的笑刺痛了曹丕的眼睛,比正月里的寒风更加泠冽的话击穿他的耳鼓,他双手下意识攥紧,却忽略了手中还握着另一双柔荑,常年习武之人手劲大,他此刻心情又差到极点,可以说是用了十分力气,饶是曹植此刻心灰意冷,也被捏得皱起好看的眉。

    曹丕赶忙松了手,端起来仔细看了,幸好只是被捏出几道红痕,他稍稍放下心来,却又想起刚刚曹植的态度,也不再说话,冷着脸站起身向远方招招手,不一会儿章仁便抱着热乎乎的铜炉跑过来了。

    他依旧面无表情,将曹植怀里凉掉的铜炉替换掉,随后摆了摆手,章仁便了然的告退,寒风中又只留下两兄弟。

    曹丕气的直咬后槽牙,他并非全无脾气,曹植刚刚的态度可以说是让他十分失望:小混蛋,我在这里都快要跟满朝文武对着干了,你却在那边拆台?封你为散骑常侍你记不住,留你在京任职你听不见,却偏偏心心念念‘安乡侯’三个字!还‘想臣弟去哪里都可以’,我想让你上我的床,行不行!

    可他一看曹植强装漠然实则委屈的模样又心疼的不行,曾在人世活过一世,又在忘川生活多年,他太了解他这个弟弟了,只怕是失望的次数多了,便不再抱有希望。

    1

    哀莫大于心死。

    曹丕又将轮椅转回去,一面继续慢慢向前走一面慢慢道:“什么想你去哪里,不是跟子建说过,封你为散骑常侍,侍奉朕的左右。子建如今尚在壮年,记忆力倒还不如朝中那几个老顽固了?”

    曹植一愣:“可他们说的安乡侯……是什么意思……?”

    “那都过去了,朕觉得没必要也就没再提。怎么,难道说子建其实想回封地,并不想留在朕的身边?”

    他本应说“并不想在朝中任职”,却鬼使神差的说了“留在朕的身边”。

    曹植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他着急的转过身,铜炉从他膝上滑落,滚到青石板路面,砸出几声沉闷的响声。他无暇顾及,只是一脸诚恳的盯着曹丕表达自己的忠心:“臣弟当然想留在陛下身边!”

    虽然使了点小心思,子建大概也并非那个意思,但曹丕心中还是小小的雀跃了一下,他装模作样的去将铜炉拾起,又吹掉上面的灰尘,才重新塞回曹植怀里:“那子建担忧什么?”

    担忧什么……?

    曹植垂下眼睛,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那两位大人提起“安乡侯”,好像心底被什么刺了一下,那种感觉让他非常害怕,甚至一度思绪被困回到在封地的那些时日,不知不觉就连说话也失了分寸,幸好陛下不在意。

    对了,陛下明明说过他已经被封为散骑常侍,以后就留在宫中任职,他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1

    就好像他今日看到太极殿,明明在去就国前也曾来过此地,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若说有,也只是对王权及亲情的痛心罢了。可刚刚不同,那是一种彻骨的痛,好像他的心被密密麻麻的针扎着,仿佛在告诉他眼前这一切都是幻影,催他快快醒来。

    怎么可能呢。他抬眸去看忙着给他整理因为扭动而歪掉盖在膝上毯子的曹丕,两个人距离那么近,他甚至可以看到从曹丕口中呼出的白色哈气。正如太医所说,今日虽春寒料峭,但阳光却是大好,是个散步的好天气。

    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可又好像梦幻泡影。

    曹植颤巍巍的伸出手去,想去抓住沐浴在阳光下的曹丕,阳光太过刺眼,他竟有些看不清楚,就这样抓偏了。

    曹丕狐疑的看着曹植朝着自己的伸手,可是却扑了个空,刚想笑这个小笨蛋,却没想到对方竟留下两行清泪。这下可给他吓得不轻,赶忙将人抱进怀里哄着:“怎么哭了?”

    曹植狠狠眨了两下眼睛,将眼里的泪花全部挤出去,终于看清曹丕的模样,他抓住对方的衣袖抽泣着摇头:“臣弟没事,大约是太久没出来,阳光刺得眼睛有点痛。”

    曹丕拍着人的背顺了两下:“要不我们回去?”

    他呜咽着:“臣弟……想看梅花……”

    说起来,曹植一直是个恣意惯了的小孩,因着父母亲和兄长的宠爱,十分任性。虽然后来官场失意受到打压因而收敛了不少,但时不时的,曹丕总是能从监国谒者那听说点光辉事迹。监国谒者所上奏的大部分不敬之事,在曹丕看来不过幼弟闹脾气罢了。

    思及此,曹丕给任性小孩顺毛:“好,咱们去看梅花。”

    1

    他到底也没耽搁太久,还是在路上紧着时间把事情解释了下:无非就是曹植留在京都,总要顾及诸王侯面子,于是给曹彰进爵为公,其他诸侯王皆增邑户数,如此处理也算妥当。

    曹植总算知道华歆和贾诩为什么要拦在路边,虽然曹丕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并未说的很仔细,但他仍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兄长对他的偏爱。若非如此,又岂会惹得两位朝廷重臣拦路于此,非要面圣不可呢?

    他脸有些发烫,双手无意识的来回摆弄铜质暖炉,脑子里乱作一团,有些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但他不敢承认。

    不可能的,他摇了摇头。

    “子建,到了。”

    曹植随着曹丕的声音回过神,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开得正盛、白似瑞雪的梅花,好像年少时在邺城见过的几场大雪,随之而来的还有清逸幽雅的香气。

    他不禁喃喃道:“疑有暗香来,几度梅花开。”

    那年冬天,邺城下了一场大雪。

    曹植前一天夜里看书直至深夜,第二天很晚才起。父亲远征在外,母亲对他宠爱有加,些许懒惰也不会被训斥。至于二哥么,他无趣的边穿衣服边想:自从兄长娶妻生子之后,对他倒也不比从前上心了。

    不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