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秘史_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 (第9/9页)

子,可以成为世子。更何况他的母亲不仅是不详——甚至有可能是高家的女人之一。这消息不是吸一口冷气就能完结的。至少也要让丞相也吸一口。

    4

    十二

    议会开始前,高浚突然发觉所有人都有特意在看他,惯来有着野兽般直觉的他下意识毛骨悚然了一下——唯独令他安心的是笨蛋哥哥高洋拽着大侄子刚刚也进来了,虽然也是一言不发,但这严肃沉闷的环境却便显得不怎么严肃了。

    作为聪慧的年纪大的几个孩子,高浚总是参与父亲的议会,但是他不总是能受到这种待遇:不会又是让父亲重礼轻武吧……

    他面上下意识紧绷起来,看向上首,他坐在高洋旁边,特意为自己留的座位。因为在家里,虽然他地位不算这么高,但仍旧可以坐在上位。

    他“哈”的一声发笑,注视着上首虽然苍老仍带着某个男子,朗声道:“既然父亲有密事要和我说,怎么召来这么多不相干的人?”

    注视着自己这傻憨憨的儿子,高欢本想勉力笑一下,混些话,然而最终只是沉冗着哀色,如何也笑不出来,只能道:“吾儿错矣,今日在场之人,处处与你有关。”

    高浚站起来,请辞离去。

    他气鼓鼓的向来时的路走着,因为太过于气愤,虽然背脊挺直,手掌却一直按在了腰间的短刀上,握的指节发白。直到听到后面紧随其后的脚步声,这才带着恼怒的回首一瞟。

    他看到来者是高洋,呼吸猛的一渧。

    高洋早就猜到他的反应,当下放慢脚步,缓缓靠近,轻声道:“可以跟我说说吗?”

    50页

    高浚和高洋,不是那种有什么兄弟情的兄弟,高浚的母亲是高澄第一个纳的妾室,高浚又只比高洋晚几个月。两人从小年龄相仿,从小到大都互相排斥,敌视对方。高浚回头前,只以为追的人是高澄,高欢,甚至高孝瑜或是那位看不下去的夫子,但绝没想到是高洋。

    四目相对,他忽然想起以前高洋年少气盛时,扯着他的领子,威胁他别让他的把柄落到自己手里,否则要他好看的时候。一下子默默无言。

    扭头便转身离去。

    知道这个借口站不住脚,高洋叹了一口气,可是站在原地,又感到四面八方射来的目光,只能又追上去。

    高浚的心情逐渐平静。

    关于自己身世疑点,他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一时气盛,才冲出来——当然,他再选一次,也会选择一样的结局!因为但凡是一个稍微年少气盛些的少年人,都受不了别人质疑自己母亲贞洁!

    ——这群老匹夫,讲的是仁义道德,居然欺负我娘一个弱女子,不要脸!

    他在心里怒骂道,脸色越加难看,又暗自赌誓,未来若有一天手握大权,必定让这群人家破人亡,尸体拿去喂鱼!

    其实这件事与他并没有什么大关系,高洋看着他的背影,自己这位生父不详的三弟不过是错以为那群老夫子要求彻查血脉是针对他。但只要明白高德政血脉隐私的人,都明白刚才他们说的那字字句句,真实被针对的不是高浚,而是高澄高德政父子。正因如此,他便觉得更不能留在那里,毕竟他并不是一个很会掩盖情绪的人,他跟随突然离开的高浚离开,其实也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感受。

    高洋望着他的背影,默默无言。

    5

    “你先回去吧。”

    高浚突然说。

    注意到高洋无声的跟随,他没有明说,但是心却因为这件事软了几分。虽然很讨厌这家伙,虽然他陪过来也不一定是他自己的想法,也许是父亲让他如此的——他更相信是父亲——但是,他承情了。

    “谢谢……哥。”

    “嗯?”

    光线辉煌,乃至于他视线所及、高浚的小半张脸,都隐晦在那明亮里,他看不清。高浚就这么离开了,独留一脸懵逼的高洋一个人站在门前。

    高洋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

    他娶了世家之女,但在世家之中,李家也是普通至极,岳父虽是高欢身边,跟随起义的老人,但是直到高洋婚后,他才被推举为知州,可是也没做多久,他便因病去世。

    李祖娥的大哥李祖晟颇有才名,可很规矩的守孝三年,如今才只是一个管着城中治安的小官。

    高洋自从入朝,便没得什么实职,便是他在朝中,高澄也从不允许他做一点实职的工作。清闲的很。

    5

    如今假装告病,也不用请假,直接就挑了一些礼物,去大哥李祖晟府上拜访。

    李祖晟的成就很光鲜。他精通乐器,诗书,少有才名,虽是同母同父的兄弟,他长得与李祖娥很像,宛如白璧无瑕,不食烟火,但是神情却与李祖娥大多数时间在他面前截然相反,有种高高在上的冷漠之意。令人错觉。李祖娥长大之后差不多就是他的样子。

    高洋和这位大哥不太熟,这是几年来第一次见。发现对方还穿着一身素衣。极为寡淡。但越是寡淡,却显得他面容更为俏丽。

    高洋算了一下,其实这时候已然过了三年守孝期,就算三年的守孝,也是没多少人守的,于是出声询问了一下,李祖晟表情不变,只是眉宇间蒙上了一层微弱的哀色,道:“只是想守满七十二个月罢了。”

    这个规矩高洋倒是知道,但只有儒家才守七十二个月。他虽然不喜欢太守儒家规矩,但毕竟有求于人,又是违心的夸赞了一番。

    这次李祖晟明确他是有求于他,眉宇间那点脆弱也消失不见,声音更冷了几分:“家父临终嘱托,太原公如若有事,卑必鼎力相助。”

    即如此,高洋便没有搪塞,直接如实禀告。李祖晟虽然守孝,但是还是照常上朝的,而他的职位对此次事件——不成的后手——有极大的帮助。

    略微思考,李祖晟便直接答应了下来,毕竟谁都知道如今的高澄已成气势,最多也就是早两年,晚两年继承高欢而已。

    两人一拍即合,三言两语聊完之后,便都陷入了沉默不语之中。

    高洋忽的听到外面传来喊叫声,李祖晟点个人去看看,回来禀告,那人说是李祖晟的妻弟在玩闹,李祖晟微点了一下头,让人去告诫他们宁静几分。

    5

    果然,下人这么一说,外面登时就安静了。只是过了一会儿。高洋看到有个脑袋从门外向里面探了探,好奇的盯了他一眼,不小心与他四目相对,便害羞的又躲了开来。

    李祖晟心不在焉,并未察觉到这幕,等到高洋离开,他去送,两人在门口要分开,他才缓缓拉了一下高洋的手,在他耳边说:

    “父亲曾对我说……如若你想……我今日可以过去……”

    高洋转过头,夕阳西下,明亮柔美的红光笼在青年的身上,明明是非常明丽的颜色,却未消减他眉宇间一分哀意,青年就那么注视着他,那双和李祖娥极为相似的双眸,却不含一丝一毫的情绪。

    李祖晟虽然也是世家之子,可是父亲早逝,再加上家中清廉,自然得不到重视。

    他父亲能够把儿子嫁给高洋,自然是在他身上下了重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