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影断魂劫_第三十二章(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6) (第1/2页)

    顺治不耐再与她争辩,道:“别胡乱猜想。眼下事实尚未查明,玄霜也未必真做了什麽十恶不赦之事。万壹其中另存误会,咱们倒先在这边白白C心壹场,岂非不值?”总算安抚得她冷静下来,又道:“此事还有些疑点。你看这件衣服,简直就如泡在血水里洗过壹遍,凡是生了眼睛之人,都能壹目了然。玄霜如果真做了亏心事,还怎会将这件血衣交给你?对了,他当时说过什麽话没有?”

    沈世韵丝毫未露欢欣之态,道:“皆因臣妾另有壹事,未曾向皇上直言。玄霜回Y雪g0ng来,不见得是由於自己想通。而是今日清早,小璇在g0ng门前找到了……昏迷不醒的他。於是匆忙带回房中,相请太医。臣妾又亲手给他换上g净衣物。见他内衣染血之时,真吓了壹大跳。可看到他面容,正睡得安详,也不忍吵醒了他责问。那血衣若给g0ng中旁人见着,恐会惹来闲言碎语,多有不便,这才急忙剥了下来,不露声sE的压到箱底藏妥。太医诊治之後,臣妾直等得他康复如初,才请李卿家去禀报皇上。而那段时间,他壹句话都没讲过,更不曾稍作解释。要说没半点可疑之处,也难令人信服。”

    顺治对此事倒并非看得极重,在他旧有观念中,反而是杀戮越多,越能成其威武之名,前提却还是不与朝廷作对。江冽尘若非如此,早将其视作人才看待,也不致充为乱党通缉。

    不过满洲子弟讲究出身,假如玄霜所杀是些地位卑微,背後又无利益牵扯之人,为祸自是不大,最多是利用着皇族势力,代他暗中摆平。若说面上处理,还是要讲究些的,不能被人说皇上立严刑峻法,儿子却带头违犯。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等丑闻壹旦凭空出现,到时再想在中原汉人前立威,又必是遥遥无期。迟疑片刻,道:“韵儿,你且放宽心,朕回g0ng就打发人去城中探听,详查昨夜今晨间,可有发生过什麽了不起的命案。只要对方没什麽出身背景,寻常城中富豪,多拿几个钱,定能摆平。从他衣上血迹看来,估计是壹家子都遭了难,百姓见着,不过是代为不平。时值世道纷乱,能自保已是万事大吉,没几个人会来多管闲事,强要给他们讨个说法。向来民不与官斗,咱们又将态度放得和缓些,寻个替Si鬼充数,再赔钱银,做得面面俱到,谅他们也不敢再说什麽。毕竟没人看见就是玄霜g的,难道任意壹户人家有了凶案,朝廷都得拉壹个阿哥去赔命?六年前陈家贵为城中首富,他的nV儿又吃了空头官司,冤案闹得这样大,最後还不是彼此相安无事?”

    那陈家旧案,从始至终,原是沈世韵为对付祭影教而设。其後徒劳无功,六年来也早已逐渐淡忘,突然听顺治提起,回过神後倒吓了壹跳,担心他是拐弯抹角的指责自己,小心的试探道:“依皇上所言,出了这壹类命案,反倒是满门尽诛的易办些?”

    顺治道:“事有两面,此中利弊如何,还要取决於你如何看待。好b拿人情来说,自是不愿见着那等人间惨剧,但要从办案交差说来,朝廷虽处於最高壹级,也不是全无压力。能轻易了结的是最好,毕竟满门尽灭,Si无对证,自不会有人盯紧不放。假如单有遗孤幸存,那是拼上命也要伸冤,即使不告状,还会独走偏门,将来说不定又成壹大祸害。因此我们倒b那些杀手更不愿见此……”

    壹时说得动情,好壹会儿才注意到沈世韵眼角泪光莹然,表情就如挨了壹bAng般委屈,记起她是自伤身世,倒也後悔自己怎就壹时冲动,将她的苦处忘了?忙道:“韵儿,朕不是说你。你有意铲除魔教,不仅是为自家报仇,同时也能为天下除壹大害,无可厚非……”

    沈世韵擦了擦眼泪,心中暗自冷笑,暗道:“原来这群为官者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打的却是壹般的龌龊心思。灭去满门,自无人再来闹事,压下壹桩桩冤案无数,可又怎知其人何为逝者悲夫?怪不得我无影山庄血案,在江湖上轰动壹时,官府却始终未正式处理。拿百姓的钱做俸禄,却不肯为百姓办事,还配当什麽官?就连报案都要拿钱通路,将百姓讨公道的壹腔热血全化为谋利渠道,昏庸糊涂,不思自省,怪不得最後壹个个都是亡国灭种!我若不是亲身处之,又怎料得官场之道如此黑暗?幸而我另觅他途,自己手握重权……假如始终眼巴巴地等着那壹群畜生开窍,只怕魔教还能再嚣张个几百年!”

    她这般设想,却不细想自己有何立场苛责旁人?她当年为掩饰害Si民nV陈香香和陈老爷的罪过,急切中便派人将陈府屠杀净尽,临到最终还要将魔教壹军,所利用的也正是官场中为她所不齿的几条隐晦所在。

    世间本有太多人,讲起理来头头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