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第2/3页)
“微臣……自父亲那边耳闻过一些。” “哦?” 君钰道:“高帝以布衣提三尺之剑,挟己之权智略术,揽英豪而驱御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八载之间,征乱伐暴,克诛强楚,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时有英雄,当是如此,威加四海,还歌大风,岂因出身有偏见?” “还歌大风,岂因出身有偏见?”林琅勾唇一笑,“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出身或许对如你这般的人来说没有偏见,可朝廷里呢?这个名利场若是不划分出身等级,如何分出尊卑?玉人,你的出身,世代书香,上等豪族,纵然自小不在家中长大,耳濡目染,也是知晓世俗门第之观在你等豪族之间该是何等深远,那些尊卑礼仪是何等地入人心。” “陛下,微臣、我……” “不必惊慌,我不过陈述一个事实罢了。我林家和阉宦本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前我自当要自欺欺人同他人宣布林家乃清白家世,天龙华族。但究根结底,偌大宣国,那几个世代袭承、门第高阀的家族,几个能真正瞧得上我林家。在朕瞧来,林家不过是他们眼中的一地主豪强,大约同城里瞧那下乡来的土财主一般罢了,他们自是不服被这样的人压在头上。” “陛下。”君钰打断道,“臣以为……” 林琅亦打断他:“你想说什么?否认,解释?还是想同朕辩证你君家并没有如此行径——朕说过了,朕并非在苛责,只不过陈述一个事实罢了。门第偏见,久远有之,弱rou强食,夺利之举,历史遗漏,又怎得轻易改观。就像如今的男子和男子亦不可流于台面的相亲,这亦是后来的人为了防止亲信轻易篡夺权位所致。何况,当年的党争,确是后来四王祸乱的导火索,现下世人瞧不起阉宦亦是有因,瞧不起与之相关的家族亦是‘情有可原’。” “陛下分明是在苛责。” “朕并没有。” “那何必与微臣说什么‘情有可原’来膈应臣,父亲同先帝相交四十余年,情同兄弟,亦并非作假。” “烈侯一人能代表当年君家皆对林氏的态度吗?” “不能。但至少在父亲掌权夺势之后,君氏的态度便已明晰。” “可惜,物是人非。” 君钰点头:“是的,物是人非,陛下,如今君氏只能求自保。” “你想说什么?” “身在曲世,只能屈膝而行。还请陛下对君氏手下留情。” “朕手下留情的还不够多,玉人?”林琅顿了顿反问,向君钰更靠近了些,面对着面,林琅勾笑看着眼前的端丽面容,温柔异常地撩起君钰额边落下的一束白发,勾到他的耳后,“玉人,这几年,你我之间的话题似乎总是只有朝堂、民生、君家和君长乐,你便不会觉得无趣?相对你心中忧虑的,我只能告诉你,淮南王氏、颍州李氏全族灭,皆不会是你君家的下场。但他们若做不到忠君之事,就别妄想朕能永远宽容。” 林琅灼热的气息喷在面上,叫君钰心中阵阵激荡,垂眸,君钰道:“……是微臣贪婪无度,一切都是微臣的过失,请陛下责罚……” 林琅眼眸眯得狭长,勾着手指抚过君钰光洁的鬓,像是欣赏一件上等的瓷器般慵懒莫测:“玉人,一旦朕稍微露出怒意,你总是这般顺从柔和地认错。坦诚而论,我真的一点也不欣喜你这幅模样。你这样一句真心话也没有了,你我之间,是什么时候到了这种境地?” 见君钰不语,林琅的手划过他的面颊,伸到下颌处,母指和食指贴着君钰的下颌转了个圈,又滑到了君钰的下巴处,将他的面颊轻轻抬起,“因为,君权在上。我又很自私,对吗?” “……你又何必问。”君钰挣脱下巴上的束缚,拧开脖颈,闭了闭目道,“微臣对陛下,便如陛下对微臣,既然相对无信,又何必相亲;可微臣又不是陛下,可以在御座上多方试探,大行其道地随时动手清除那些芒刺。朝堂路漫漫,微臣,只能于道中逶迤而行。君若不与人可信,做臣子的怎敢于赌探僭越?我……输不起。” 眸光划过一道流光,林琅顿了顿,看着君钰优美的侧面继续道:“我突然很好奇,你当初为什么要踏入这朝局,我和玉人处了这么久,如今还不知你到底所求何事。” “我所求?”君钰沉默,良久才道,“我有什么所求,不过是生来注定的位置和责任。” 无我之人,如何自求其他,何来‘我求’。 林琅顿了顿,领会他的意思,叹息一声道:“从前你并不是这般想的,那个教我‘日月所照,皆为君土;江河所至,皆为君臣’的雄心之人呢?那个‘若是九天冗烦,御风只影游,不如云散水流觞,笑归红尘去’的人呢?” “陛下从前也不是如今这般作为和思绪。”君钰接话道,“当时言语,少年无心,而今回忆,只觉得甚是天真。陛下为何走上这条路,我便为何走上这条路。纵然一开始无意,亦是走了下去,既然走了下去,就要走到底,这是陛下先前和我所说的。昨日之日不可留。” 林琅微愕,沉默许久而后,释然一笑。抚了抚那人的侧颜,林琅神色间带了抹难以言喻的温柔:“你倒是坦白了,怎的现下不惧朕了?” “微臣虽是愚钝,也知道方才陛下如此明言的用意,陛下既然不喜,微臣若继续遮遮掩掩,含蓄不语,岂不叫陛下更加不快,亦是对微臣而言,是自寻麻烦。” “你很恨我吧,玉人?” “……” “这次连‘臣不敢’都不说了。” 君钰低声道:“明人不说暗话。怕是我说出来的话,怕是陛下不爱听。” 林琅宽长的眼眸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君钰,眸子里光华流转,邪魅眩人:“你是在乎我的感受,还是怕我?有些日子,我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所以能什么都不在乎。可过些时候,转眼看下红尘,分明心中皆是执念,竟是什么都不顾了,要使尽浑身解数,只求一圆满,或求一了断。先帝临终说我,‘子最类父’。我虽然觉得这话可笑,却亦了解他的几分念想。可惜我终归不如先帝那般的胸襟宽广,可做到无心无情,能轻易割舍自己的私情以铸大业。” 君钰转首,见那一双流光华转的长眸中灼灼发热,满眼柔情难掩,一时间竟被他瞧得微愕,随即,君钰垂首下去避开那熨烫的目光。 “玉人,我不喜欢你的躲躲闪闪,不喜欢你的小心欺瞒,亦不喜欢你对我的循规蹈矩毫无棱角、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伦理纲常的举动。明明你连给我孩子都生了,偏偏要守什么矜持节数,叫我时时刻刻总想打破你这层越来越冷淡随波的面孔。与其让我说些男宠佞幸的歧见话术来刺激你,玉人,你其实知道的,顺从我一些不是更为好?” 君钰听着听着,又忽然抬首,瞧着林琅直直看着,“难道陛下以为微臣在他人眼里如今还不是以色侍君的男宠?陛下,想来也知道在外名声对于我等人是如何重要,那陛下现在到底又在做什么呢?”嘴角无声地勾起,君钰自嘲一笑,宛如凉夜凄月,透着无尽悲哀。 “玉人,我……”林琅错愕,瞧着那双无声嘲笑的凄凉眼眸,恍惚心中一痛,“我从未将你当成这般人。那些话不过是史官所述,男色侍君又如何呢?同女色侍君,才华侍君又有何不同?” “……确实没什么不同,不过是青史撰写的需要。可世俗尊卑已定,男色侍君多受歧义,到底不是光明大道。陛下又并非不知道青史是如何构陷这些人言?而陛下如今呢,莫不是想让天下人皆觉得微臣便是这般人了。帝王自居的临碧殿,让一介外臣所居,陛下觉得谁还能不清楚君玉人是以何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