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离心 (第1/1页)
下朝后,凌贺被男孩拦在殿内。 “怎么了”他问向眼前的男孩。男孩捏紧了身上明黄色的龙袍,紧张地开了口:“皇叔,这人不会伤害小然吧?你答应过我的,不会拿小然怎样的。” “当然”凌贺弯下腰,认真地注视着男孩乌黑澄澈的眼睛,“皇叔答应过你的,就绝对会做到。” 凌熙还是犹豫,最终在男人的示意下,被李公公拉着前往太傅那里去了。 七日后,阳气最为旺盛,那道士言,此日妖魔鬼怪最为虚弱,不敢出来作祟,便将此日选为祈福之日。 凌熙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可凌贺这几日淡然得就像无事发生,魏王也是每日与人喝酒赋诗,闲说风雅,平静得过于异常。 他处在漩涡中心,心里却始终静不下来,他心里一直在打鼓。变数太多,祈福的时候无论出了什么事,都是他不能承受的。 尤其是凌然,他还这么小,却要当着天下人的面被做法除妖。 祈福之日到来,凌熙登上了龙辇,由宫人送至祀天门,前往观礼。凌贺与他兵分两路,从晋王府出发,应是早已到了。 乌压压的一片人群,有着前来围观的百姓,见他来了,忍不住交头接耳,纷纷议论。 似乎在讨论着,这年幼的小皇帝,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百官列队,赫然以一名玄袍男子为首。男子身姿挺拔,身着玄袍锦衣,上绣着暗金四爪团龙纹。那坚实的背影,让凌熙不断跳动的心突然安定下来。见有动静传来,男人断了和其他人的交谈,起身接驾。 在男人护送下,凌熙缓慢踏上高台,于龙椅上坐下,与男人一起,接受万民跪拜。 做法开始。 凌然被抱了上来。 被从母亲怀中抢走的小婴儿不住啼哭,因怕太后情绪过于激动,打扰了祈福的进行,凌贺便派人将太后娘娘留在慈宁宫中。 凌熙目光探向远处被放在案桌上的婴儿,心里一阵疼惜。 身穿青衣道袍的道长挥舞起手中的桃木剑,依着清玄派的驱邪剑法流畅地演练着,一招一式皆有正气袭来。他的身后,一共七七四十九名青年道士跟着他的动作一同演练,借道于天。 婴孩的哭声逐渐小了下来。 演练完毕,那道长又披上八卦仙衣,左手捏着一张朱砂符箓,右执桃木剑,口中不断念念有词。 忽然,道士双眼一睁,身上衣物无风自扬,赫然已运足了功力,接着脚步轻转,猛然将那张符箓贴在婴孩额上。 婴儿洪亮的啼哭声响彻高台,案上的烛火欲明欲灭,不安地跳动。 凌熙心里一紧,马上到最后一步了,只要这最后一步成功,一切就要结束了。 道士将剑举在身前,对着案上的婴儿,飞速地念着咒语。 “我的孩子,你们快放开我的孩子!” 一个女子从人群中挤出来,她头发散乱,但面容清丽,从她身上已经凌乱却仍不失华贵的衣物可以判断,这人必是权势之家的女子。 女子试图冲上高台,被兵士们拦下,她冲着高台上的玄衣男子悲痛地控诉:“凌贺,你个丧尽天良的混蛋,我儿分明是祥瑞化身,你却冤枉我儿被妖魔附体,害我儿性命!这样对待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你还有没有人性?!” 她哭得声泪俱下,悲恸万分,配合着案桌上婴儿止不住的啼哭,让围观的百姓忍不住落下泪来。 百姓中有人高声附和,冲着凌贺喊道:“安王不过就是一个孩子,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被妖魔附身?” “我看你们就是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想除去他们罢了,如今却联合这老道,专门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来,想愚弄我们老百姓,实在是天理难容!” “就是,天理难容!” “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天理难容!”越来越多人附和,呼声越来越高。 凌贺的脸色快绷不住了。他沉下脸,声音如云层中暗暗滚动的雷霆,饱含震慑之力,可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冷静。 “各位!”他道,众人心里一震,顿时安静下来,“我凌贺也非迷信鬼神之人,今日之事,实在是迫不得已。如今安王危在旦夕,若不将妖魔除去,恐怕命不久矣。” “安王是我的侄儿,若不是为他安全着想,我怎肯让他脱离母亲身边,置于这案台之上!各位请想想,他不过是一个婴儿,我若想杀他,岂不是有一百种方法?!” 这话说的在理,一部分百姓也忍不住纠结起来,他又道:“各位放心,如今我既已将然儿带到这台上,必然保护然儿周全。我向太后娘娘保证——” 他声音猛然一冷:“若安王今日被伤到一丝一毫——我便,以死谢罪!” 令兵士们拦住还欲往台上冲的女子,男人长袖一挥,喝道:“继续做法!” “是!”众人听令,凌熙眼见着那道士冲着婴儿猛然一剑劈下—— 一道血光闪过,少年从梦中猛然惊醒过来。 他今年已经十六岁,相比于当年的九岁男孩,他的五官已渐渐展开,眉眼如画,矜贵清雅,蕴藏着一股不易显见的凌厉,让人见之倾心。 他坐起身,剧烈地喘息着。 自那场法事结束后,大家各自相安,虽彼此离心,却也平静地度过了几年。直到他十四岁那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太后便无端在慈宁宫内自戕,只留下年仅四岁的凌然无人抚养。 他后来才知道,太后自戕前,摄政王刚刚去过那里。 他接受了这个事实,却怀疑自己身上带了魔咒。就好像,一个亲人总是会将另一个亲人带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