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84章 那本将就送你与大燕一起下地狱 (第2/2页)
令城外的大军入城。 如今,这城墙上下的守军都已经死了,就连燕帝和那些跟着燕帝的文臣武将也全都死在了两位半圣交手的余波之中,那这大燕的皇城便已经再无阻力。 随着韩信的一声令下,城外的大军,在霍去病的带领下,气势昂昂的进入了皇城。 …… 大周。 养心殿。 周辰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修炼着天子封神术。 自从攻灭了大越,进攻大燕后,大周的国运就增加了不少,周辰的天子封神术修炼起来,也比之前快了好几倍。 一道道国运汇聚在养心殿,随着天子封神术的运转,涌入周辰的体内。 周辰的气势也在不停的攀升着。 “咔嚓。” 当周辰的气势达到某个顶峰的时候,仿佛冲破了什么枷锁一般,周辰的体内传来了一阵阵洪水如流的破门声。 紧接着,周辰仿佛天地主宰一般,他的意识能够随意的降临到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 “天子封神术果然玄妙。” 周辰睁开了眼睛,璀璨的双目犹如星辰一般明亮。 1 周辰知道,这是天子封神术对国运的运用。 “六层的天子封神术就有如此妙用,不知道后面的七层,八层,甚至是九层又该有如何的玄妙。” 没错。 周辰的天子封神术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已经突破到了第六层。 六层的天子封神术让周辰的整个人更显得星目璀璨,仿佛似梦似幻,近在眼前,却又似远在天边。 就在这时。 曹正淳快步的走进了养心殿。 “陛下,曹少钦刚刚传回消息,青云宗的五长老去了大燕,出手帮助大燕抵挡我军,结果青云宗的五长老不敌吕将军,逃了。” “大燕的皇帝和一些文臣武将都被吕将军和青云宗五长老交手的余波震死。” “如今,韩将军和吕将军他们已经拿下了大燕皇城,大燕皇室老祖也被吕将军镇杀。” 1 “这是传回来的详细奏报,请陛下过目。” 曹正淳说着,便将手中的的奏报直接呈递到了周辰的面前。 “哦!” 周辰神色一震,立马从曹正淳的手上拿过奏报,看了起来。 “好。” “燕帝一死,皇城被破,大燕就是我大周的囊中之物了。” “大燕战局已定。” 看完了奏报后,周辰笑了起来。 攻破了大燕的皇城,燕帝一死,也就相当于大燕已经灭了。 这一下,大越和大燕两大王朝进攻大周的仇,总算是报了。 1 从此刻开始,大周不仅仅是在蛮荒界立足了,而是以先后扫灭两大王朝的强势姿态,立足于蛮荒。 周辰看着奏报上的内容,脸上的笑容毫不遮掩。 不过,周辰也知道,大周虽然在蛮荒界立足了,先后扫灭了大燕和大约两大王朝,报了之前两大王朝攻击大周之仇。 但,大周的敌人却并没有减少。 大周的敌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强了。 先是木家,紫阳宗。 现在又来了一个青云宗。 周辰不知道,他大周是不是走了霉运,被下了诅咒。 这刚解决完了一批敌人,现在又来了一批更多更强的。 这还不算青龙皇朝。 1 要是再加上青龙皇朝的话,大周的局势依旧是四面楚歌,四面皆敌。 周辰收起了笑容,看着奏报上的内容,手指敲击着龙案沉吟着。 青云宗? 这可不是一般的宗门。 青云宗和紫阳宗一样,都是东域的顶级宗门,也是东域的顶级势力,在整个东域都是不可被忽视的存在。 哪怕是青龙皇朝这样主宰东域的霸主,对青云宗和紫阳宗这样的顶级宗门,也是忌惮三分。 宗门势力没有凌驾于皇朝之上,但也基本与皇朝等同。 虽然名义上,宗门在皇朝管辖之内。 但事实上,皇朝是管制不了宗门势力的,宗门势力足以与皇朝抗衡。 “看来,接下来有可能降临的大敌,又要加上一个青云宗了。” 1 周辰放下了手中的奏报,眼光闪烁的想到。 青云宗的五长老被吕布重伤逃了,依着这些宗门的尿性,这恐怕比杀了他们的真传弟子还要严重。 周辰合上奏报,抬眼看了一眼曹正淳说道;“把我大周攻灭大燕大捷的消息通传百官。” “同时,传房玄龄他们六部尚书和八贤王周贤入宫议事。” “老奴遵旨。” 曹正淳躬身退出了养心殿。 …… 宗人府。 八贤王周贤收到了韩信攻灭了大燕的消息后,整个人激动了起来。 “好。” 1 “我大周先后扫灭了大越和大燕两大王朝,总算是在这蛮荒界立足了。” “也算是为东荒侯和战死在边疆那上百万的大军报仇了。” 八贤王周贤高兴的说道。 遥想当初,大周刚刚融合到大荒,羸弱不堪,遭受四面之敌,在夹缝中生存。 先有大荒百城来袭,又接着有大越和大燕两大王朝出兵入侵。 整个大周可以说是一片风雨飘渺。 一个不小心,随时有可能都有倾天之危。 东荒军,镇南军,镇北军,西凉军,前赴后继,有多少大周将士血洒边关。 哪怕是大周最为精锐的神武卫,为了抵挡两大王朝的进攻,也几乎也全部折损在了边关疆场。 大周战死在边关疆场的将士,何止百万。 1 就连东荒侯这样的勋贵都马革裹尸,血染东雁关,其他战死的将领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现在,大周吞并了大荒百城,先后扫灭了大越和大燕两大王朝,总算是祭奠了那些为大周战死的英灵。 “来人,” “备骄,进宫。” 八贤王周贤中气十足的冲着外面喊道,起身走了出去。 同时,在兵部,在刑部等六部衙门,都发生着同样的一幕。 不管是六部尚书,还是其他朝堂的文武大臣,都在为大周攻灭大燕而感到高兴。 开疆拓土,这是帝王的功勋,同时也是他们这些文武大臣的功勋。 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这些六部重臣在接到消息后,全都一时间进了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