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np]教皇的三重冠_10老罗马正宗兰州拉面,安东尼奥的乡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老罗马正宗兰州拉面,安东尼奥的乡愁 (第2/2页)

次见到面条,虽然不会流露出太多讶异,却也带着几分好奇。

    “这叫面条,”安东尼奥说道,“也可以叫拉面,是中国人制作面食的方法。”

    关于面条究竟起源中国还是意大利,学术界一直有所争议,有人认为是马可波罗将面条的制作方法带到了意大利,却也有证据证明面条在意大利出现得比马可波罗更早。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国家都发展出了各自的面条文化体系,各有优势,并无高下之分。

    而很不幸,在这个时间线里,因为彼时意大利面还未出现,所以在意大利第一个制出面条的安东尼奥就拥有了唯一的解释权,他直截了当将面条的发明权按在了中国人身上,提前上千年结束了面条争论。

    其实片状的意大利面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因为意大利面在是一种广泛的统称,什么形状的面片都可以被称之为意面,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此时意面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但真正后世认知中最广为流传的条状面条,要等到几百年后才能出现。

    安东尼奥将面条抻拉成粗细适中、韧性极佳的模样,因为加了蛋黄,同时用的又是本身就带淡黄色的意大利硬质小麦粉,看起来还真的很像前世的兰州拉面,安东尼奥将面条丢入清水锅中煮熟,又过了一遍放凉的开水,加入已经炖煮好的羊rou汤,再切上几片煮熟的羊rou。

    为了还原家乡的正宗美味,他还特意将羊rou切薄——在量上比后世餐馆卖的多多了,但刀法不能失去灵魂。

    于是,两碗正宗的老罗马风味儿兰州拉面就这样热气腾腾被端上了桌。

    其实要说,最正宗的兰州拉面还是要用牛rou汤,可惜约书亚是个行事正派的君子,不会让自家厨房里出现“一不小心”摔死的可怜牛牛。

    约书亚坐在桌前,闻了闻空气中浓郁的胡椒与羊rou混合而成的香气,很是食指大动,可想要下手品尝,却又犯了难——这个时代欧洲还没有叉子,人们吃饭除了手指之外,就只用餐刀和勺子,怎么吃啊?

    安东尼奥看着约书亚蹙起眉头有些犯难的表情,暗自发笑出声,难得在他这位终日举止优雅的贵族老师脸上看到如此难为情的表情。

    他从随身携带的布包中掏出一个盒子,又打开盒子,将两样东西摆在约书亚的手边。

    那是一双木筷子和一件银餐叉。

    “您可以试试这两样餐具。”安东尼奥说着,又拿出了相同的筷子和餐叉放在自己手边。

    木头筷子自是不必说,是他找约书亚家的木匠定制的,至于这两幅银叉子,则是他在拜占庭商人那里买的。

    是的,叉子最开始传入欧洲,就是从拜占庭帝国那里传来的,最初的叉子由波斯贵族开始使用,又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拜占庭,再经由拜占庭传入欧洲。

    只不过,彼时的叉子对欧洲人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甚少有人知道这东西的存在。

    安东尼奥同那个拜占庭商人砍价许久,用不到一半的报价买下了这两枚叉子,准备送给约书亚一枚,他还特地选择了四齿的叉子,这种叉子和后世流行的主流餐叉基本没什么两样,齿间距和数量倒是很适合用来吃面条。

    至于筷子,安东尼奥当然也是实话实说,这是中国人惯用的餐具。

    约书亚此前送过他几本关于中国的书籍和游记,大部分是阿拉伯学者所写,又翻译成拉丁语,安东尼奥看过之后觉得,这些记录不能说十分贴切,也只能说和中国毫不相干。

    一看就知道是这些人道听途说的二手资料,还是经过数次魔改版的,让安东尼奥看得一度怀疑人生,自己的芯子怕不是个假中国人。

    不过,其中一份手稿还真的记载了中国人使用木棍吃饭的事情,但也许这位阿拉伯学者实在想象不出用木棍是怎么吃饭的,所以在他的想象中,中国人会先用粗大的木棍将食物捣碎,再用勺子舀起食用……

    安东尼奥示范了一番叉子和筷子的用法,然后在装作刚开始练习筷子和熟练用筷之间犹豫了一番,果断选择了后者。

    他相信约书亚不会多问,即使他问了,安东尼奥也可以说自己最近苦练了一番如何用筷继续忽悠他,而不出他所料,约书亚对他熟练用筷子夹起面条吃的行为视若未闻,好像一个西方人突然熟练用起筷子来是件多么司空见惯的事情一样。

    当热气腾腾的面条入口的时候,安东尼奥差点连眼泪都要掉下来,吃了好几年的白人饭,再吃到熟悉的家乡面食,安东尼奥简直要感动死,哪怕这魔改版的兰州拉面带着老罗makou味儿。

    洋人的饭再好吃也不及家乡美食,更何况这个时代的洋人饭还真不怎么好吃。

    约书亚尝试用了一下筷子,发现面条总是会滑溜溜地夹不起来,他挫败地放下筷子,又试了试叉子。

    他觉得他还是用叉子比较好。

    约书亚用勺子舀了少许羊rou汤尝了尝,出锅前还放了少许葱碎,入口只觉得羊rou汤鲜美醇厚,浓香无比,又有很重的胡椒香气——啊,那简直是黄金的味道。

    但是汤头又十分清澈,与约书亚平日里见过的浓稠rou汤截然不同,味道却极上佳,一点也不输放了酸奶、乳酪和炒面粉制成的浓汤,口感还很清新。

    至于面条,约书亚入口时就觉得很是惊艳,面条软韧弹牙,十分劲道,他第一次品尝到如此口感的面食,很是喜欢。

    “不知道……不知道我能不能将这份食谱带回佛罗伦萨,我想让我父母也尝尝。”约书亚对安东尼奥说道,他有些不好意思,“当然,我不会白要你的食谱的,你还想吃什么,或是想要什么,尽管给我说。”

    安东尼奥轻笑,“这有什么,不过是道食谱而已,您要是喜欢,尽管拿去就是了。”他顿了顿,又说道,“只不过面条不是我发明的,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中国人的做法。”

    他还是得专门强调这一点,免得日后意大利人拿他当做面条的创始人,让面条之争变得说不清。

    “啊,是,这是自然。”约书亚以为安东尼奥这是不想让自己的特殊表露太多,“不过你以后要是想吃什么,想试什么,可以尽管来我家,需要什么,给管家说就是了。”

    他看了安东尼奥一眼,又道,“权当是我对食谱的感谢,如今一道好的食谱也不便宜,你肯无私分享给我,我是该感谢你的。”

    安东尼奥听他这样说,也不再拿乔,他不是喜欢客套来客套去的人,再加上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食谱极为昂贵,为贵族所垄断,他这道食谱即使拿到市面上去也价格不菲,遂答应了下来。

    “您也可以将煮红酒的配方送给父母,就当是我对您多年照料有加的回报吧。”

    安东尼奥礼尚往来,这样说道。

    约书亚弯起眼睛笑了起来,他看着他这个俊美聪慧的学生,心中一暖。

    “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