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晴山 (第1/1页)
沈司珩押审,沈府禁足。 天阴沉沉的,傅君华沿着宫道往外走,看到观阙楼上惊飞起一群雀儿,想到现在已经是盛春了。只是高耸的城墙下,穿堂而过还是呼啸着的风,误叫人以为是凛冬。 迎面走近几个躲躲闪闪的人,眼神飘忽不定,碍于情面还是参差地喊了声“太子殿下”便匆匆逃走了。 沈司珩的事才出,一早所有的人都对他避之不及,只是宫路太深了,等走近发现已经晚了,只好都硬着头皮迎上去。那场面就好像傅君华是刑台上一把即将落下的断头铡,众人生怕溜地慢了就会掉块rou。 傅君华若无其事继续往外走。 沈司珩平时除了负责太子的安全,也在守备军里有挂职。守备军除了平日里负责城内巡防和守城的普通守备,还有一部分由皇帝和太子亲命直接掌控,又称作行官,沈司珩就是行官左统领。其上还有一位右统领,掌管提拔朝野大家出身的行官,统称右行官。而前者则由沈司珩当年游历江湖之后慕名而来的人士组成,其人数远超右行官。只是他们由于身份原因并不被允许插手皇宫内事务,只是由太子安排处理城内世家之外的人事,久而久之右行官与朝中人也总是忽略他们,认为左行官不过是一群闲杂吵闹的挂名庸人。 这就是来自出身上无法避免的偏见。 傅君华自不会供养闲人,虽然他们出身参差不齐,但都是有魄力之辈,不是右行官那些养尊处优的人。 只要用对方向,这些左行官就是他藏在禹光城内的”灯下黑”,是他在多年的无权储君之路上亲自磨砺出来的刀锋—— 整个禹光城都是他围猎的校场。 傅君华六岁被送到吴国为质,在吴十年,十六岁时祁国爆发瘟疫,由祁王以无继承者为由召回。后五年,吴卫之战爆发,吴国灭亡。再后两年,久未放晴的祁国终于又添子嗣,还是个皇子,所以本就勉强继位的傅君华成了祁王的眼中钉rou中刺。 沈司珩本闲云野鹤,自游历回来之后,见到傅君华在朝堂上并不明朗,又孤身一人,终究还是陪他入了仕途,两个人相互照应好过一个人面对波诡云谲。 刑狱门口有重兵把守,他见不到沈司珩,而且眼下还需要一个契机,他在等。 ...... 一大早,顾凇明就收到了乔晴山让人带来的通报。 乐安渠的水闸后来还是落下了,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旱,对于宁国来说,这点可谓是杯水车薪,据说玉池都缩一圈了。 乔晴山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要他们尽快把赔偿的粮食补上,不然就开战。 顾凇明知道,卫王也知道。 宁国的军队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十分难缠。他们是大漠里的胡狼,习惯了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耐得住满眼荒凉的寂寞,他们在无边的黑夜里并肩作战,他们相信彼此远超过普通士兵之间的信任,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默契,是他们一往无前的底气。 宁国早期并不设都城,以游荡的形势追逐风沙,多徘徊于绿洲之间,所以部落的联系非常密切。后来乔晴山的爹被举上首领之位,眼看着卫王周济登上皇位后一直蠢蠢欲动,为了各部落的安定局面,才围着玉池建立了北州,号称宁国。 卫国不是说惧怕宁国,只是真要打,两方都不可能风卷残云地被战胜或者失败。牵一发而动全身,宁国要对抗干旱与饥荒,卫国要制衡相邻的五个国,防止他们会乘虚而入。皆可谓是虎狼在前迫不得已...... 赶风人登上城楼,一老一少正并肩站在廊下。 “少主,祁国来信。” 乔晴山接过信件翻看。乔隐靠在女墙上问他:“是祁国太子吧?” “父亲料事如神。”乔晴山看完信折给了乔隐。 乔隐没接,他拍拍久经风霜有些残损的女墙说道:“与祁国合作是一条出路,但是祁国从前干过的事并不光彩,这一点我需要提醒你。”他顿了顿,拿了乔晴山递给他的信,却并不打开看,按照原来的折痕折好递还给乔晴山,对他说:“这件事也许会决定宁国的未来,不管是和祁国太子合作与否,你要把宁国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乔晴山神色肃穆接过信件:“我会的,父亲。” 乔隐花白的枯发飘在风里,他说:“祁王与祁国太子并不睦,此时与你说的也不仅仅是我们与卫国的事吧。” “他说,祁王抓了沈司珩。” 乔隐一惊道:“沈司珩?少游小子?”看着乔晴山点点头,他又皱起眉头来,“这时候抓少游小子,这是要准备清理门户了啊......” 乔晴山说:“沈司珩是傅君华的左膀右臂,现在抓他无异于束缚太子。” “哎。”乔隐叹了一口气,“祁国这是一趟浑水,哪怕你去帮他,终究只是外力,他一不能放出这个消息去震慑祁王,二来祁王如果真与卫国有关联,他要是败了,我们必将迎来腥风血雨。“ 乔晴山何尝不清楚呢,如果傅君华失败了,宁国会迎来卫国和祁国同时反扑。 “他给了什么条件?”乔隐问。 乔晴山用手指比了一个“二”。乔隐一看就眯起眼睛像一只老狐狸似的说道:“叫他给这个数,生意就成了。”说罢,伸出手摊开——是“五”。 乔晴山张了张嘴有点吃惊。乔隐则“嘿嘿”一笑道:“小子,又不是问你讨。祁国太子别的不说,今后这钱还真是不缺。禹光港不是要落成了嘛,以后他路子不会窄,你尽管问他要,他要真有诚意想做成事,就得割rou放血。他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们这是帮他分担呢,你尽管开口就是了。” 话说到这里,乔晴山也应下了,毕竟治国还得看自家老爷子。乔隐老头凭什么能当大漠的头狼,不仅仅是生来就善战,黄沙戈壁里最不缺的就是善战的勇士,他们都是高大威猛的狼。但是狼高傲啊,不屑于勾心斗角算计人心,它们得了天生的优势,试想一个人若是在某一处有所长,那自然就顺其流发展下去,那么这些狼也是如此。骁勇善战确实是开疆扩土守卫家园最好最直接的方式,乔隐也是狼,但他同时又是狡猾的狐狸,他懂经营人心,知道人各有所长是可以相互弥补的,而不是部落之间相互冲撞,所以最终他胜了。 西北大漠风起之地,常年被黄沙统治的迁徙部落群最终由一个名叫乔隐的人统一建立国业。 但是乔隐现在老了,他拍拍乔晴山坚实的臂膀,目光炯炯地对他说:“宁国没有宁王,只有头狼,带的动兵的才是首领。风起之地苦寒,宁国百姓不能没有庇佑,你爹我年纪大了,现在也只会吹牛,打仗还得靠你们这帮年轻人,哈哈哈哈......不过今后只要我坐在北州,你在前阵,我们父子就是宁国坚不可摧的壁垒。” 乔晴山站在风里看着远处的沙丘—— 爹是北州的铜墙铁壁!他是北州的金戈铁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